問答題

【簡答題】A國商人將從別國進口的初級產品轉賣,向B國商人發(fā)盤,B國商人復電,接受發(fā)盤,同時要求提供產地證。兩周后,A國商人收到B國商人開來的信用證,正準備按信用證規(guī)定發(fā)運貨物,獲商檢機構通知,因該貨非本國產品,不能簽發(fā)產地證。經電請B國商人取消信用證要求提供產地證的條款,遭到拒絕,于是引起爭議。A國商人提出,其對提供產地證的要求從未表示同意,依法無此義務,而B國商人堅持A國商人有此義務。試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雙方所在國均為締約國)的規(guī)定,對此案作出裁決。

答案: A.商違約,應當負責賠償。
(1)A國與B國均為《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締約國,由于雙方對《公約》的適用...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2006年10月,法國某公司(賣方)與中國某公司(買方)在上海訂立了買賣2000臺縫紉機的合同,每臺CIF SHANGHAI 100美元,以不可撤銷的信用證支付,2006年12月馬賽港交貨。 
2006年11月15日,中國銀行上海分行(開證行)根據(jù)買方指示向賣方開出了金額為20萬美元的不可撤銷的信用證,委托馬賽的一家法國銀行通知并議付此信用證。2006年12月20日,賣方將2000臺縫紉機裝船并獲得信用證要求的提單、保險單、發(fā)票等單證后,即到該法國議付行議付。經審查,單證相符,銀行即將20萬美元支付給賣方。與此同時,載貨船離開馬賽港10天后,由于在航行途中遇上特大暴雨和暗礁,貨物與貨船全部沉入大海。此時開證行已收到了議付行寄來的全套單據(jù),買方也已知所購貨物全部損失的消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擬償付議付行支付的20萬美元的貨款,理由是其客戶不能得到所期待的貨物。根據(jù)國際貿易慣例,請回答下列問題:

開證行能否由于這批貨物全部滅失而免除其所承擔的付款義務?依據(jù)是什么?

答案: 開證行無權拒付。根據(jù)國際商會制定的《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銀行只負責審單,只要單據(jù)與信用證條款相符,銀行就須承擔付款義務...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