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井筒工作面涌水量不超過8m3/h時,采用吊桶排水較為合適 B.吊泵排水時,以井筒工作面涌水量不超過40m3/h為宜 C.臥泵排水是在吊盤上設置水箱和臥泵,工作面涌水用風動潛水泵排入吊盤水箱,由臥示排到地面 D.臥泵的優(yōu)點是不占用井筒空間 E.臥泵故障率低,易于維護,但流量和揚程小
A.井筒掘砌完后,往往由于井壁質(zhì)量欠佳而造成井壁滲水 B.壁后注漿,一般是自上而下分段進行 C.井筒圍巖裂隙較大、出水較多的地段,應在砌壁時預埋注漿管 D.在沒有預埋注漿管而在砌壁后發(fā)現(xiàn)井壁裂縫漏水時的區(qū)段,可在鑿巖機打眼埋設注漿管 E.注漿孔的深度應不透過井壁
A.含水層距地表較淺時,采用地面預注漿較為合適 B.地面預注漿的鉆孔一般布置在大于井筒掘進直徑1~3m的圓周上 C.當含水巖層埋藏較深時,采用井筒工作面預注漿是比較合適 D.工作面預注漿的注漿孔間距取決于漿液在含水巖層中的擴散半徑,一般為1.0~2.0m E.地面預注漿時,無論含水層厚薄,均可將含水巖層一次注完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