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宿舍樓工程,地下1層,地上9層,建筑高度31.95m,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為梁板式筏形基礎,鋼門窗框、木門,采用集中空調設備。施工組織設計確定,土方采用大開挖放坡施工方案,開挖土方工期15天,澆筑基礎底板混凝土24小時連續(xù)施工,需3天。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單位在合同協議條款約定的開工日期前6天提交了一份請求報告,報告請求延期10天開工,其理由為:
(1)電力部門通知。施工用電變壓器在開工4天后才能安裝完畢。
(2)由鐵路部門運輸的3臺屬于施工單位自有的施工主要機械在開工后8天才能運到施工現場。
(3)為工程開工所必須的輔助施工設施在開工后10天才能投入使用。
事件2:工程所需的100個鋼門窗框是由業(yè)主負責供貨,鋼門窗框運達施工單位工地倉庫,并經入庫驗收。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檢驗時,發(fā)現有5個鋼窗框有較大變形,甲方代表即下令施工單位拆除,經檢查原因屬于使用材料不符合要求。
事件3:由施工單位供貨并選擇的分包商將集中空調安裝完畢,進行聯動無負荷試車時需電力部門和施工單位及有關外部單位進行某些配合工作。試車檢驗結果表明,該集中空調設備的某些主要部件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需要更換,分包方增加工作量和費用
事件4:在基礎回填過程中,總包單位已按規(guī)定取土樣,試驗合格。監(jiān)理工程師對填土質量表示異議,責成總包單位再次取樣復驗,結果合格。
某建筑工程,合同工期為2005年6月27日至2006年5月4日。2005年6月27日,工程如期開工,在此之前的2005年6月22日,發(fā)包人將工程預付款足額支付給承包方。在施工過程中,發(fā)包人每月在確認了當期發(fā)生工程量、承包方進度計劃完成情況及質量狀況后,l4個工作日內支付工程進度款。在施工過程中,根據發(fā)包方的意圖,設計單位發(fā)出一項設計變更,根據該項變更,鋼筋、模板、混凝土分項工程的工程量減少至原計劃工程量的73%。在這種情況下,施工單位要求對合同中的單價做相應調整。而建設單位則認為應當遵循原合同約定的單價執(zhí)行。就此分歧,需要T程師調整。經調整,雙方達成共識;最終減少的各分項工程量超過原計劃工程量l5%的部分,執(zhí)行新的全贊用假單價,其余數據不變。
問題1.題目中關于發(fā)包方向承包方支付預付款、工程進度款的描述中,有何不妥之處?
2.若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未能就工程變更的費用等達成協議,工程師應如何處理?工程款最終結算時應以什么為依據?
某圖書中心工程位于三環(huán)路邊,建筑面積36490m2,8層框架結構。由省建工集團三公司總承包。該公司選擇了常年合作的某勞務公司進行土建工程的施工。8月正值施工高峰期,施工現場的人員在400人左右生活區(qū)與施工區(qū)相距200m遠,是新建的2棟活動板房,每棟10間工人宿舍,每間建筑面積約30m2.房間里均是兩處用鋼管臨時搭設的雙層通鋪,通道寬lm.某l3晚飯后,大約60多人先后出現頭暈、嘔吐和腹瀉現象,其中有25人發(fā)生嚴重昏迷,經送醫(yī)院急救,全部脫離危險。
事后經調查,發(fā)現食堂管理員貪圖便宜,當日購進的低價大米中摻有一定數量的陳化糧,致使部分喜食米飯的體質較弱者發(fā)生了中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