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設計車速120km/h,路面面層為三層式瀝青混凝土結構。施工企業(yè)為保證工程施工質(zhì)量,在施工中做了如下工作:(1)選用經(jīng)試驗合格的石料進行備料,嚴格對下承層進行清掃,并在開工前進行實驗段鋪筑;(2)瀝青混合料的拌和站設置試驗層,對瀝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時進行檢驗,拌和中嚴格控制集料加熱溫度和混合料的出廠溫度;(3)設置兩臺具有自動調(diào)節(jié)攤鋪厚度及找平裝置的高精度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梯進式施工,嚴格控制相鄰兩機的間距,以保證接縫的相關要求;(4)壓路機采用兩臺雙輪雙振壓路機及兩臺16t膠輪壓路機組成,嚴格控制碾壓溫度及碾壓重疊寬度。
 

(1)瀝青混合料鋪筑試驗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若出廠的混合料出現(xiàn)白花料,請問在混合料拌和中可能存在什么問題?
(3)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為什么應對攤鋪溫度隨時檢查并做好記錄?
(4)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壓過程中,除了應嚴格控制碾壓溫度和碾壓重疊寬度外,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案: (1)試驗段鋪筑的主要目的有兩類。一是為控制指標確定相關數(shù)據(jù),如:松鋪系數(shù)、機械配備、壓實遍數(shù)、人員組織、施工工藝等;二...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背景資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線長19.2km。該路地處平原地區(qū),路基橫斷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層以粘土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層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為40%~52%,地表無常年積水,孔隙比為1.2~1.32,屬典型的軟土地基。結合實際情況,經(jīng)過設計、監(jiān)理、施工三方論證,決定采用砂井進行軟基處理,其施工工藝包括加料壓密、樁管沉入、機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經(jīng)實踐證明效果良好。在施工過程中,針對土石填筑工程,項目部根據(jù)作業(yè)內(nèi)容選擇了推土機、鏟運機、羊足碾、布料機、壓路機、灑水車、平地機和自卸汽車以及滑模攤鋪機等機械設備。在鋪筑瀝青混凝土路面面層時,因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操作失誤致使一工人受傷,并造成設備故障。事故發(fā)生后,項目部將受傷工人送醫(yī)院治療,并組織人員對設備進行了搶修,使當天鋪筑工作順利完成。
 

(1)本項目若采用拋石擠淤的方法處理軟基,是否合理?說明理由。
(2)根據(jù)背景材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順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藝。
(3)選擇施工機械時,除了考慮作業(yè)內(nèi)容外,還應考慮哪些因素?針對土石填筑施工,項目部所選擇的機械是否妥當?說明理由。

答案: (1)不合理。原因有:1>軟基深度較深、面積大(工程經(jīng)濟性較差)。2>地表無常年積水、土質(zhì)呈軟塑~可塑狀態(tài)(施工速度慢)...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